念大悲咒
一定要起「慈悲」才能相應,所以叫「大悲」,這是以 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為首。
但大部分的人念了都不能相應,只是感應而已,感應有兩個原因:
一則是累世的因緣與那一尊佛、菩薩有因緣,在這一生就可以感應;
二則是在這一生開始起修,就要和祂的真正本心,是以什麼而證的本心來感應、相應。
所以,修行只修到一點點皮毛是沒有用的,只能小用不能大用。
善性導師講述
我也想學佛乘大法
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
————–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————–
一定要起「慈悲」才能相應,所以叫「大悲」,這是以 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為首。
但大部分的人念了都不能相應,只是感應而已,感應有兩個原因:
一則是累世的因緣與那一尊佛、菩薩有因緣,在這一生就可以感應;
二則是在這一生開始起修,就要和祂的真正本心,是以什麼而證的本心來感應、相應。
所以,修行只修到一點點皮毛是沒有用的,只能小用不能大用。
善性導師講述
我也想學佛乘大法
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
日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2 | 3 | 4 | |||
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
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
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
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
Copyright © 2023 佛乘宗.佛乘大法